新闻详情

国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节选)

国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节选)



(一)“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攻坚克难,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更加清晰,《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发布, “放管服”改革 持续深化。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20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超过1.86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

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 2015—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从1.71万亿元跃升至2.95 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4.6%;2019年底,全国体育产业法人单位达28.9万个,体育产业从业人员505.1万人;产业结构不 断优化,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愈加紧密。



(二)“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体育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对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将为体育事业提供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全面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将为体育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创新驱动战略引领的科技革命, 将为体育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科技支撑;新的生活理念、教育观念、消费模式、技术应用、传播方式以及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将为体育事业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全民健身水平达到新高度。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 务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

体育产业发展形成新成果。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 著进展,产品和服务供给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基本形成消费引领、创新驱动、主体活跃、结构更优的发展格局。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 重达到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



(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落实 《全民健 身计划 (2021—2025年)》,构建体制机制更灵活、要素支撑更强大、资源分布更均衡、健身设施更便捷、赛事活动更丰富、体育组织更健全、健身指导更科学、群众参与更广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线上线下结合、传统新兴 并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和全国社区运动会,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



(五)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 施补短板工程,利用中央资金支持地方重点推进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展“百城千冰”群众滑冰场建设,在农村重点加强乡镇级专项运动场地建设。支持在不妨碍防洪安全前提下利用河滩地等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紧密结合美丽宜居乡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创建休闲健身区、功能区和田园景区。

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完善全民健身与全 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协同联动机制,细化落实专项行动计划。倡导主动健康意识,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集科学健身、运动营养、伤病防护、心理调适为一体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加强运动防护师、运动营养师等人才培养,建立体卫融合重点实验室, 完善运动处方库。开展老年人非医疗健康干预,支持社会力量参 与新建社区老年人运动与健康服务中心,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支持上海开展 “运动健康师”试点工作。


(六)推动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推进“互联网+健身”“物 联网+健身”,大力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创建涵盖全民健身群众组织、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器材装备等内容的数字化全民健身服务平台,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模式。



(七)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工程

补齐5000个以上乡镇 (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支持新建或改扩建2000个以上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在社区健身设施建设中加大适儿化、适老化健身设施建设,推动县级“两个一”公共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即具有一定规模人口的县级区域至少建有一个体育场 (或田径场)、一个全民健身中心 (或体育公园、体育馆),同时保证“两个一”建成后得到高效利用;实现县 (市、区)、乡镇 (街道)、行政村 (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全覆盖。

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工程

继续推进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到2025年全国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0.9块 (其中,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重点推进城市等有条件的地区达到1块以上)。推进社会足球场地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创新,鼓励社会力量优先投资建设运营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立完善由政府支持政策清单和项目主体责任清单构成的清单责任制度和高效的协调落实机制,实现场地数量、利用率和运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降低建设运营成本和服务价格, 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八)运动项目推广普及工程

充分调动基层体育部门、体育社会组织和体育企业等的积极性,打造全地域覆盖、全项目设置、全龄化参与,国家、省 (区、市)、市、县四级联动、线上线下互动、贯穿全年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不断扩大项目影响。发挥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主体作用,积极探索不同运动项目的推广模式,以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健身气功、围棋、冰雪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为重点,不断扩大项目参与人数,力争一批项目参与人数过亿。



(九)坚持供需两端发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要素创新驱动。

充分发挥科技、资本、人才、数据等核心要素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支持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创新运用,打造智能健身场景,加快相关产品开发。鼓励设立由政府引 导、社会资本参与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建设集体育产业信息、担保、融资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更好服务体育实体经济。支持高等院校、知名企业等发挥主体作用,建设10所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高水平体育产业学院。实施体育产业数字化战略,推进体育产业大数据中心和体育重点领域全产业链数据库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国家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和国家级体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等为龙头、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开发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生活性体育服务,加快发展体育中介咨询、体育产品研发设计等生产性体育服务。鼓励体育用品企 业研发家庭化、智能化运动装备器材,加快体育用品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实施“体育+”工程,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技能培训、运动健康服务、体育旅游等产业。打造100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支持北京、河北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培育壮大体育市场主体。

引导国有体育企业通过资本金注入、股权投资、资产重组、融资担保等方式做大做强。积极促进体育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质企业集中,力争培育100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品牌知名度高、国际竞争力强、行业带动性大的体 育企业。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 “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有条件企业以单项冠军企业为目标做强做优。建立和完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动态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基地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


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

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丰富竞赛表演、健身指导、技能培训等各类产品和服务。支持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打造规则明晰、层次多样、群众喜爱的赛事活动体系。坚持践行“两山”理念与发展户外运动相结合,推动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丰富户外运动赛事活动。推动建设体育新空间,创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加快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开发更多满足群众居家健身、线上参赛观赛等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深挖体育消费潜力。

通过各类赛事活动拉动节假日消费和夜间经济,积极培育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促进体育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支持各地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鼓励采取发放体育消费券、举办体育消费季等方式促进体 育消费。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鼓励推行全民健身公共积分、运动银行等体育消费便利化工具。推广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创新经验,择优确定10个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探索激发体育 消费潜力的长效机制。引导体育培训企业创新“互联网+培训”模式,持续提高人民群众体育运动技能和水平。引导保险公司开发场地责任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保险产品。


竞赛表演产业升级工程

加快构建自主品牌体育赛事活动体系,打造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支持引进并培育100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体育精品赛事。重点培育10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名城。大力推进足球、篮球、网球、冰球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职业联赛管理机构建设,打造一批体系完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职业联赛。以 “亚洲杯”场馆赛后合理利用为契机,推动专业足球场馆建设和运营。完善办赛服务管理,规范赛事安保服务,鼓励各地建立由赛事风险评估、预案审核、防疫培训、应急响应、属地监管等构成的协同联动工作机 制,推动赛事活动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


户外运动产业培育工程

编制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自行车、马拉松、铁人三项等户外运动产业。利用不同区域自然生态禀赋,引导户外运动产业合理布局,打造区域特色户外运动产业。推动山地户外运动形成“三纵三横”(太行山及京杭大运河、西安至成都、青藏公路,丝绸之路、318国道、长江沿线)空间布局; 建设水上运动“五方三点” (以东优、西扩、南强、北进、中兴为五方特点的全国布局,以国民水上休闲运动中心为焦点、以绿水青山系列赛事为支点、以江河湖海为发力点的三点式工作网络)赛事产业集聚区;打造汽车摩托车运动“三圈三线” (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哈尔滨至三亚、北京至乌鲁木齐、上海至拉萨)自驾运动精品路线和营地网络;合理布局航空运动 “200公里航空体育飞行圈”。研究建立国家步道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1万个户外运动营地。推动户外运动设施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网,探索形成 “步道+水道 +雪道+跑道”网状布局,推动户外运动设施与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积极推动可利用的水域、空域、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选取部分区域开展试点。鼓励社会力量打造一批原创性、有影响力的户外运动赛事活动,持续打造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绿水青山系列休闲赛、中国家庭帆船赛、中国水上休闲运动大会、世界飞行者大会、中国汽车房车露营大会、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等户外活动品牌。



(十)推广普及冰雪运动。鼓励研发适用中小学生的器材、护具、服装等 冰雪装备,联合保险公司推出学生冰雪活动意外伤害保险。着力打造“全国大众冰雪季”“中国冰雪大会”“全国大众欢乐冰雪周”等品牌赛事活动,提升各行业、各地区、各群体参与力度, 推出更多更好的冰雪惠民服务。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办体育模式,引导社会各界投入冰雪运动发展。加快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实施,实现全域发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促进冰雪产业全面升级。加强战略规划布局,完善冰雪 产业区域发展体系。重点发展东北、华北地区的冰雪机械装备制造业,发掘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等体育产业集群在冰雪器材装备研发生产方面的潜力。以技术创新促产业升级,不断提升 本土冰雪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面向国内外市场,打造冰雪产品高端品牌。提升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冰雪旅游服务水平,打造高质量滑雪旅游度假地。协调推动华中、华东、西南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冰雪项目布局,实现区域间冰雪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冰雪运动补短板工程

科学规划冰雪场地设施布局,推动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引导支持配建一批举步可就、经济环保的群众性冰雪场地设施;鼓励各地利用公园、城市广场等公共用地,因地制宜建设临时性冰雪场地。加强冰雪运动技能、场地设施、器材装备、从业人员、安全规范等方面 标准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冰雪运动、冰雪管理、冰雪设备维修等专业,建设冰雪产业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冰雪关联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加快引进国际高端专业人才,推进与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合作办 学,提高专业人才水平。


(十一)促进体育信息化建设。强化全国体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 规划、标准规范和政策支撑,联合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等相关主体参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和产业发展。统筹建设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竞技体育信息平台和体育产业服务平台,形成数字体育“内核”,发挥体育数据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应用新技术促进传统体育设施转型升级与高效利用,推动开展云赛事、虚拟运动等新兴运动和赛事活动,鼓励研发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数字化运动项目。


(十二)数字体育建设工程

建设便捷、智能的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地方建设各具特色的省级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各地开发应用社区体育活动服务平台,为开展健身指导、体质评估、等级评定、培训报名、交流互动等提供支持。加快体育场地设施数字化改造。开发公共体育场馆二维码系统,推动地方数字化升级改造不少于1000个体育场馆,打造一批智慧体育场馆,建设1万个以上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智慧健身中心等智慧化健身场地设施。完善运动员注册与等级管理系统,建设体育赛事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赛 事信息数据统一汇聚、竞赛信息服务统一规范、赛事管理指挥统一调度。建设一批数字体育实验室,推动运动图像识别、三维动作建模分析、大数据分析、可穿戴装备研发、赛事直播等创新成果转化。


(十三)体育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

统筹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与常住人口总量、结构、流动趋势相衔接。完善社区体育线上服务平台,实现社区体育服务设施全覆盖。完善城市户外运动设施空间布局,顺应智慧城市建设和绿色出行发展趋势,规划建设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体系,建设一批体育中心、体育公园、体育服务综合体、徒步骑行驿站、运动船艇码头、社区健身广场等体育活动场所。鼓励地方政府承办国内外高水平体育赛事,支持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 举办城市职工运动会、社区居民运动会、青少年运动会、亲子运动会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打造各具特色的体育赛事名城。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体育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功能完善的体育空间布局。强化超大特大城市体育资源配置、体育科技创新、高端体育产业引领功能。引导城市结合发展实际,将体育融入城市发展进程。加大县城、县级市城区、特大镇体育“补短板”力度,加强基层体育治理,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